每年 11 月,網路安全和基礎架構安全局 (CISA) 都會推出「關鍵基礎架構安全與韌性月」活動,這強調一個關鍵現實:作為關鍵基礎架構提供者,州和地方機構必須不斷為未來的中斷做好準備並進行投資。
雖然本月重點關注網路安全韌性,但認識到更廣泛的範圍也至關重要。組織必須隨時準備應對各種可能影響業務運作、客戶互動和社區福祉的事件。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實體世界和虛 擬世界都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自然災害,例如颶風海倫摧毀了社會脆弱地區,使這些地區的災後復原變得舉步維艱
事故,例如貨船壓垮馬里蘭州基大橋,擾亂了巴地摩港的流量和營運
蓄意攻擊,例如可能影響全球網際網路流量的波羅的海電纜切斷
像 Salt Typhoon 間諜行動這樣的供應鏈攻擊,滲透到我國許多頂級電信服務提供者,監視敏感的政府對話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高度互聯的世界中,此類事件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當地範圍,並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