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攻击的频率不断增加且复杂性日益加剧,是时候重新思考网络韧性的真正含义了。人们常常认为网络韧性等同于冗余,即:备份数据中心、高可用性集群,以及跨环境整合的最佳工具。虽然这些措施化解了孤立的风险,但它们往往会造成碎片化的架构和运营孤岛,在现实压力下步履蹒跚、难以为继。
传统的备份和灾难恢复工具仍然必不可少,但它们只是整体方案的一部分。真正的韧性不仅是确保正常运行时间;它还关乎在服务中断期间,维持客户的信任、连续性和系统稳定性。对于医院来说,这意味着,在遭受勒索软件攻击期间,必须维持对患者记录和关键护理系统的访问。对于物流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在网络中断期间,务必保持供应链的可见性。对于媒体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在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 (DDoS) 攻击风暴中,维持直播运营。
领导者必须从基于技术的冗余,转向基于结果的连续性,确保在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服务仍然保持正常运行。
我最近与 Kyndryl 的联盟副总裁 Jeff Gatz 探讨了如何重塑韧性。我们提及了《2025 年 Cloudflare 信号报告》中着重强调的一些关键安全威胁和韧性挑战,并且讨论了在当今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中构建更有韧性的企业所需的关键要素。
DDoS 攻击是最显著的网络韧性威胁之一。此类攻击已成为网络犯罪分子和黑客行动主义者,甚至民族国家行为者的精准工具。攻击者致力于扰乱运营、制造合规问题以及损害声誉。
此类攻击的数量同比显著增加。正如报告中所述,Cloudflare 在 2024 年阻止了 2,090 万次 DDoS 攻击,仅在 2025 年第一季度 就已阻止 2,050 万次 DDoS 攻击,同比增长 358%,环 比增长 198%。
各种新兴技术让网络犯罪分子得以扩大 DDoS 攻击规模。攻击者利用僵尸网络、IoT 设备以及 AI 驱动型自动化技术,针对关键数字服务发起大规模、高影响力的持续攻击。2024 年 10 月,Cloudflare 检测并阻止了一次 5.6 TB/秒 (Tbps) 的 DDoS 攻击,这是当时报告的史上最大规模的 DDoS 攻击。
正如 Jeff Gatz 在我们的讨论中提到的那样,行业领袖往往认为 AI 是一把双刃剑。Gatz 表示:“[AI] 既是攻击成武器,也是抵御外部威胁的工具。”
代理式 AI 的兴起表明,AI 正被用于各种用途,这既有利也有弊。例如,企业渴望部署 AI 代理来实现各种流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流程的速度和效率。但网络犯罪分子则针对 AI 代理和其他 AI 应用使用的模型、数据和第三方工具发起攻击。与此同时,这些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 AI 工具来扩大攻击的规模和效果。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企业也在其网络防御中使用 AI。通过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和部署 AI 代理,企业将增强决策能力、加快检测异常情况的速度、预测攻击模式,并大规模执行自动化响应。这种转变让安全团队能够从被动应对转变为持续的自适应防御。
这正是我们认为网络韧性有待改进的最显著方面,不仅在于防范数据泄露,而且还在于在发生事件时维持关键运营正常运行。AI 驱动型系统通过动态优先分配资源、隔离威胁,并在关键时刻保持连续性,有助于确保即使在遭受攻击的关键时刻,重要服务仍然可用。
“[AI] 既是攻击成武器,也是抵御外部威胁的工具。”
- Jeff Gatz,Kyndryl 全球战略联盟副总裁
易受第三方风险影响的系统并不局限于 AI 代理和 AI 驱动型应用。事实上,任何使用来自第三方元素的应用或服务都可能遭受攻击,从而严重扰乱运营。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54% 的大型企业将第三方风险管理视为其维持网络韧性面临的首要挑战,而且针对软件供应链、云平台和第三方集成的攻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 Verizon 2025 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涉及第三方的数据泄露比例从前一年的 15% 翻了一番,达到 30%。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对相对较少数的大型云提供商的依赖日益加深。因此,这种情况下,仅针对一个云服务提供商的某个漏洞发起一次攻击,就可能对多个行业造成广泛的影响,进而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与此同时,客户端攻击数量继续增长。许多开发人员使用第三方脚本来优化应用开发。他们的应用在终端用户的计算机上,通过在 Web 浏览器中,而不是在主机的 Web 服务器上运行这些脚本。因此,最终用户容易遭受脚本攻击。例如,攻击者可能通过渗透到用户浏览器中运行的客户端脚本,访问该用户保存的信用卡信息。
平均而言,企业至少使用 20 个第三方脚本,通常用于分析、广告和聊天机器人等功能。有些企业甚至使用多达数十万个脚本。每个脚本都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切入点。